記者 王奇峯 通訊員 魯鵬 袁佳麗 實習生 趙鋭
英國作家莎士比亞曾説:“慈悲不是出於勉強,它是像甘霖一樣從天上降下塵世;它不但給幸福於受施的人,也同樣給幸福於施與的人。”
咸安區浮山學校附近,有一所幽靜的“尚雅書齋”。此處不僅是一處書齋,也是尚雅書齋公益讀書會創始人張望芹和孩子們臨時的“家”。幾年來,源於對國學的熱愛和沉甸甸的責任感,張望芹將書齋向社會開放,免費接納小區居民和外來務工家庭的孩子們。她用近十年如一日的實際行動,向我們展示着她的執着與堅守。
■國學經典教育引入幼兒園
今年43歲的張望芹是黃石人。從原咸寧教育學院畢業後,她曾擔任旗鼓愛心幼兒園行政園長近10年。在多年的一線教學和管理工作中,她發現一個問題:孩子的生活習慣、個性素養、情商存在着巨大的差異。而對幼兒來説,性格與習慣的養成尤為重要。
2012年,旗鼓愛心幼兒園引進國學經典教育。在實踐中,老師和孩子們教學相長。“我們不想讓孩子成為學習的機器,而是希望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張望芹表示,國學教育的重點是傳授傳統美德,比如勤奮、節儉、禮貌、慎獨等,在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同時,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幼兒園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成效好,但張望芹漸漸意識到,幼兒園的影響力還是太受侷限性,孩子們上小學以後,往往就中斷了誦讀經典的好習慣。有些上了小學、初中的孩子在最需要性格開發和引導的時期,卻沒有引起更多家長的關注。而當孩子出現性格問題時,外界就過早地給孩子貼上“叛逆”的標籤。
讓張望芹狠下心來推廣國學的,是她的女兒。“2014年,女兒上小學三年級後,我發現她做作業很拖拉,學習效率低下。”張望芹回憶,她及時發起了“亡羊補牢行動”。那一年,她毅然辭去了幼兒園的工作,開始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國學經典愛好者們一道,以公益人的身份,向社會推廣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模式。
“最初我是帶着自己的女兒和她願意來的同學讀書,後來孩子們多了,我就將讀書會拓展到小區的涼亭,再後來我乾脆在學校附近租下一套房子。”張望芹介紹,書齋裏沒有電視、沒有網絡、沒有手機遊戲,孩子們反而更依戀這種環境,而每天半個小時的國學經典誦讀,開始看似乎沒什麼變化,但一年後,孩子們的記憶力、專注力都得到明顯的提升,閲讀普通書籍的速度也大大提高。孩子們的變化和成長,更加堅定了張望芹前進的步伐。
2016年,咸寧市國學經典誦讀聯合推廣中心作為非盈利性民辦企業,在市社科聯完成登記,張望芹擔任推廣中心祕書長。與此同時,市婦聯支持並撥出經費,主動參與活動對接和外聯工作;銀泉社區的圖書室每個週日上午開展公益讀書活動,社區工作人員利用休息時間一起向羣眾推廣國學;浮山學校率先成立了小學部國學社團,每週四下午公益老師們帶着孩子們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一點一滴的變化,讓張望芹看到了更多希望。
■家庭教育與幼兒教育同行
多年的幼兒教育生涯,讓張望芹意識到光是一味教學還不行,家庭教育對孩子同樣重要。幼兒正處於發展階段,家長的思想及言行舉止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孩子。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小,學也學不進去;有些家長認為這些國學經典是過時的,學來無用;還有些家長甚至害怕國學教育是讀死書泯滅人性……”談及有些家長的想法,張望芹頗為苦惱:“有些家長還不知道,孩子的天賦其實非常高,只要稍加引導,他們就能夠明白其中的含義,幼兒養性、童蒙養正、少年養志、成人養德,國學在任何時期都有用。”
為了轉變家長的固有想法,普及教育方法,張望芹開始開辦家長講座。“家長不改變,家庭氛圍就無法改變。”張望芹説,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對孩子的學習尤為重要,孩子的學習需要家長的督促。除了向家長開辦家庭教育講座,張望芹也積極向孕媽們進行育兒教育普及和宣傳。
一堂堂課、一次次講座、一個個課題研究……這些年,張望芹將課堂從家裏拓展到户外,從小區拓展到社區,從中、小學校園延伸到老年大學乃至軍營,引導大家閒暇時少看電視,少玩手機,節省下來的時間用來帶領孩子誦讀經典。
“課堂與家庭中濃厚的學習氛圍促進孩子更好的學習與發展。”張望芹介紹,在書齋中,有時家長來幫忙做飯,吃飯前孩子們會念餐前感恩詞。簡單的感恩詞讓孩子們瞭解到粒粒皆辛苦,珍惜一粥一飯。在這種氛圍的薰陶下,孩子們回到家也會養成習慣,如果看到家人碗裏有剩飯,也會要求家人吃乾淨。
■互助模式推動書齋良性運轉
尚雅書齋位於咸安區浮山學校附近,經常有孩子們過來讀書,其中不乏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的孩子。書齋中整齊擺放的書籍有的是家長帶來的,有的是浮山學校贈送的,還有一些是咸寧的知名作家捐的。除此之外,書齋還購入2000本書和詩詞繪本,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給他們推薦不同種類的書。
“家長每個月來此做一兩天的義工,即可換得孩子在這裏免費學習的機會。”張望芹介紹,書齋採用互助模式運作。有的父母為了表示感謝,會贈送一些米、油等物資,擅長家務的家長可以來書齋提供後勤服務。令她尤為感動的,是一位學生家長主動捐贈了一整套監控設備,極大保障了孩子們的安全。
3歲半的吳怡蔓小朋友是尚雅書齋的一員,她已經會認識一些簡單的字。她的媽媽張國慶是一名英語教師,閒暇時便來到書齋教孩子們上基礎的英語課。5歲半的陳悦然小朋友接觸國學兩年,已經會認上千個漢字。
“每個孩子加入進來後,我都會先讓他們熟讀《弟子規》,讓他們懂得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們誦讀最多的是《論語》《孟子》《古文觀止》和歷代美文選等。”張望芹表示,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稍加提示,孩子們在生活中就能領悟到其中精髓。
張望芹還介紹,每次誦讀完後,她都會留出十多分鐘的時間讓孩子們進行自我總結,與大家分享讀書領悟到的道理。
週一到週四每天半小時帶領孩子們國學經典朗誦;週五晚上一小時;週六、週日每天兩個小時。其餘時間,張望芹則忙着做講座、開展調研、收集資料、研究課題等。
前不久,張望芹所在的課題組剛完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當今社會發展影響的研究——咸寧市國學經典誦讀教育》。調研中,咸寧市國學經典誦讀聯合推廣中心對我市國學經典教育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從幼兒期童蒙養正、中小學生立志、大學生內在修養、家庭教育家風家教四個方面剖析了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浩如煙海的古代文獻中,藴藏着極其鮮活豐富的哲學思想、倫理觀念和價值追求,如何立足當代,創新發展古代優秀的思想文化,是我們面臨的重大現實課題。”張望芹認為,研究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師古而不能泥古,既要回首歷史、積極傳承,又要與時俱進、面向未來。只有這樣,才能深化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推動傳統文化走向創新,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很多人覺得我們無非是讀讀書籍,沒什麼實際作用。其實國學經典的教化作用是‘潤物細無聲’的。” 張望芹認為,傳統文化浸潤週期長、產出成果慢,但只要沉下心來,“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教化的作用就一定能經得起時間考驗和歷史檢驗。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白衣變戰袍 代表勇擔當 ——記咸寧市人大代表、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塗平
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部分地方政府負責人視頻座談會時強調保持政策連續性有效性可持續性更大激活力增動力促進經濟穩定恢復...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記者於佳欣)商務部有關負責人18日表示,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期間,經貿領域取得一...
應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1月20日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7年來,從...
11月10日,崇陽經濟開發區,大集重型鋼結構製造公司車間,工人們正在忙着生產。據瞭解,該公司總投資3億元,主要生產大型橋樑...
當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日本東京參觀奧運村。 11月17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
咸寧網訊 通訊員:錢璇 為深入推進鹹安轄區“零酒駕”創建活動,切實壓降因酒駕、醉駕導致的道路交通事故...
4日,通山縣燕廈鄉金坑村金宏家庭農場, 450畝柚子樹佈滿山坡,沉甸甸的蜜柚掛滿枝頭,王武星正忙着採摘蜜柚。咸寧日報全媒體...
記者昨悉,中國測繪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日前發佈消息,由咸寧市勘察測繪院(土勘院)編繪的《古韻鄉愁·詩意棲居—咸寧古橋、古...
咸寧網訊全媒體記者甘源報道:11月4日,市委常委、崇陽縣委書記杭鶯主持召開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學習...
咸寧網訊全媒體記者黃沚瞻報道:11月5日,市委常委、崇陽縣委書記杭鶯,縣委副書記、縣長鄭俊華深入白霓、路口、銅鐘、...